七言詩軸
【简介】:
近代·有金石意味;較之作周樹人書。紙本。行書。凡三行,每行字數不等,共二十七字。刊於《民國時期書法》(下)。
【赏析】:
郭沫若在“魯迅詩稿跋”中對魯迅的書法藝術曾作過肯切、精當的評價。這件行書詩作筆致渾融遒宛,剛氣內涵,自然簡練,線條如漏痕蟲葉,不顯起止,很者的其他書作,字的意態更爲松靈多變,行氣更爲生動流貫;通幅有灑脫、樸雅、簡朗的意境美。
魯迅雖無心作書家,但在現代書壇上,他的書法具有十分獨特的個人風格。樸素而深刻含蓄的力量與流宕文雅的韻度,在他的作品中融而爲一,使他的行書比他的老師章太炎顯得更爲簡勁、沉雄。他的風格的形成,並不來自死臨硬摹的功夫,而是來自他在大量賞讀研析碑帖的過程中對於漢魏兩晉書法意韻的心領神會,來自他在大量的文稿寫作中積累起來的熟練駕馭毛筆以至心腕交應的經驗與才能,以及他“無心作書家”的那種揮灑無拘的精神狀態—所有這些,又都根據於他那勇敢深沉,挺拔不阿的人格、精深的文化藝術修養與超軼不群的才情。我們珍視魯迅的手迹,不獨緣於其文學、歷史的價値,也因爲它具有獨特而豐富的書法藝術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