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刻石 篆书
秦
又名《封泰山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东巡登泰山,秦相李斯等立《泰山刻石》为始皇歌功颂德。石四面刻字,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元年诏与从臣姓名。刻石上的小篆字体,传为李斯手书。石在岳顶玉女池上,后移置碧霞元君祠东庑。时存二十九字。清末时仅存九字。今存山东泰安岱庙。《泰山刻石》传世拓本以明安国藏北宋拓本最为著名,存一百六十五字。此外孙星衍、何绍基所藏二十九字明拓本,亦称“火前本”。
《泰山刻石》书法端严遒劲、流丽俊美,是标准的小篆书体,为研究秦代小篆书法的珍贵资料。
秦
又名《封泰山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东巡登泰山,秦相李斯等立《泰山刻石》为始皇歌功颂德。石四面刻字,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元年诏与从臣姓名。刻石上的小篆字体,传为李斯手书。石在岳顶玉女池上,后移置碧霞元君祠东庑。时存二十九字。清末时仅存九字。今存山东泰安岱庙。《泰山刻石》传世拓本以明安国藏北宋拓本最为著名,存一百六十五字。此外孙星衍、何绍基所藏二十九字明拓本,亦称“火前本”。
《泰山刻石》书法端严遒劲、流丽俊美,是标准的小篆书体,为研究秦代小篆书法的珍贵资料。